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邮箱登录|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

《崇阳县水利志》概述(1991年版)

时间:2008-01-17 12:41  |  来源:厅宣传中心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总面积l968平方公里,折合295.2万亩。其中宜林山地229.03万亩,水面l0.49万亩,耕地35.32万亩,非农业用地20.36万亩。人称崇阳县为“八山半水分半田”。

崇阳县四周环山,境内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部大湖山最高,主峰海拔1238.9米;北面最低处位于洪下壶头峡口,海拔39米。大湖山雄居南部,大幕山屏障东北,药姑山坐镇西陲。其间山峦重叠,丘阜蜿蜒,幽谷深邃;育成5公里以上的大小港溪52条,注入干流陆水。中展平原,但山丘大而平地小,高地易旱,低处易涝。

崇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天城镇)为l538.3毫米。由于幕阜山脉面对着夏季风,暖湿气流的来向.促成崇阳县成为

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强大暴雨多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期内,易发生洪涝灾害.7月中旬至8月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晴热少雨的高温伏旱天气。

崇阳年内、年际降雨变化悬殊。年内降雨多集中在4~7月,降雨量占年总量的55.3%。崇阳水文站最大年降雨量2394.3毫米(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为980.4毫米(1968年),两者相差1.44倍。

崇阳水资源丰富。年均径流深800.4毫米,径流量为l5.75亿立方米。另有上游通城县过境客水达6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境内地表径流的38%。

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和过境客水量大,是境内出现水旱灾害的主要客观原因。据崇阳县旧

志和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水旱灾害相当频繁。在民国的38年中,发生大的水灾l0次.旱灾4次。民国20年(1931)洪水,滨河区域尽成泽国,怀山襄陵,庐舍为墟,田土冲坏;民国14年(1925)百日不雨,港溪断流,秋粮绝望。

本境开发历史悠久。崇阳古代为三苗国地,春秋时属楚。汉初(前202年)属下隽县。

县治在今台山乡下兴畈。两汉至隋,隶属关系及辖区屡变,而下隽旧称仍存。唐天宝二年

(743)置唐年县,为崇阳正式建置之始。五代,吴顺义七年(927)改唐年为宗阳。北宋开

宝八年(975),本县始名崇阳,历元、明、清、民国至今。

建国后,县以下行政机构,迭次变更。1985年有8区(镇),33乡(镇),321个村民

委员会,2731个村民小组,62730户,366305人;其中农村人口325576人,农业劳力103728

个。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还产豆类、玉米、油菜、花生、芝麻及其它小杂粮。

土特产有竹、木、茶叶、野桂花蜜、油茶、猕猴桃、龙须草、芭茅杆、中药材等20余种。

历史事实表明,崇阳县政治、经济、人口的发展,是离不开水利事业的发展的。据清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卷二建置·陂塘》载,早在唐代,境内就建有华陂、石枧陂、佛图陂等著名陂塘;宋张泳主县时,劝导民众修白泉陂、孔塘陂、石城陂等,筑葛家堤,辟官塘,凿山通渠注平畴;明代,筑洪桥堤、高堤;清代,开塘蓄水,利用泉水灌溉较为普遍。民国时期。在维修旧有工程、兴建小型陂塘等方面亦做了一些工作。

但是,由于受生产力、政治制度和自然条件多方面的制约,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县境内山塘浅小易涸.陂堰卑薄易溃;提水工具(龙骨车、筒车)简陋,难以救旱;堤线紊乱,堤身窄小,而且各抱地势,影射相奸,几乎年年成灾。到1949年,全县虽有塘堰、泉眼等小型蓄引水工程,但蓄、引、提水总量只有417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仅为19.17万亩。单季保收仅6.1万亩。而“望天收”面积却达11.3万亩之多。

建国后,中共崇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深刻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把兴修水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措施来抓。经过30多年的努力,水利事业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

截至1985年,全县有各类水利工程10841处。其中水库99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78座);渠道209条,长782.64公里;渡槽50座;主要隧洞43处,塘6884口。控制来水面积6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防洪保护面积12.87万亩。堰90l座,固定机电提灌站380处,装机383台、7163千瓦。这些工程,蓄、引、提水总量6.54亿立方米,约等于l949年的15倍,年均提供水量为4.98亿立方米,年供有效灌溉水量1.9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3.15万亩。双季保收面积14.98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59.3%。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水库为骨干,小型水库和塘堰为基础,提灌站为补充,蓄、引、提相结合的万亩以上灌区4个。陆水右边,以青山水库为龙头,东、西干渠长藤结瓜,串联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11座、塘堰1529处、机站83处.灌溉华陂、铜钟、白霓、大桥、蔡墩等9个乡76个村的水田8.6l万亩:陆水左边,以香山、石壁、台山3座中型水库为主体联成一片,形成了3个万亩以上灌区,共串联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l7座、塘堰1782处、机站124处,灌大桥、鹿门、石城.沙坪、台山等8个乡(镇)64个村的水田7.34万亩。

农村小水电事业亦得到蓬勃发展。全县共兴建小水电站31座,装机68台、1.64万千瓦。1973~l985年,累计发电39134万度。l985年发电量3617万度,占全县用电量的71.0%。全县100%的乡、93.5%的村,91.1%的组用上了电。

人畜饮水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山区修饮水池等工程264处,解决2623户、l5521人的吃水困难。在平畈区改水,使45863户、256537人饮用水得到了改良。在其它水利建设,如改港、造田、围垸、治理水土流失、改造渍害田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就。

建国36年来,全县水利建设总投工104l0.18万个,完成土方8767.14万立方米,石方l757.02万立方米,混凝土16.4万立方米;共投资5541.53万元,其中国拨3770.1万元,自筹l771.43万元(生产队投工伙食补贴及标工折款未计其内)。

水利工程的兴建和有机结合,增强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崇阳工农业的发展。l978年连续无雨l00天,粮食总产达1.2779亿公斤,为大旱年l959年的2.46倍。1983年为大水年,由于众多水库的调蓄作用,陆水天城河段洪水稳定在河槽之中。198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8778亿公斤,为1949年0.5155亿公斤的3.64倍;农村人平纯收入由1970年的79元,提高到368元。

回顾建国以来崇阳县水利建设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40~1957年),整修旧有塘堰,恢复水毁工程,开展小型水利建设。1949~1953年。利用冬季组织劳力整修和兴建小型塘堰。1954年特大洪水后.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对陆水干堤进行全面修复和整险加固,并修复大部分塘堰。1955年10月兴建第一座小型水库(杨林水库)。是年冬至1957年,塘堰的兴修,扩建规模较大,但蓄、引水量少,远不能满足灌溉要求。1955年。省水利厅在本县试办全省第一座小水电站(香山电站),于1957年2月建成发电。

第二阶段(1958~1966年),在建中小型水库的同时,发展机械提灌。1959年发生特大旱灾后,县委、县政府总结灾害教训,领导全县人民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1959~1960年,基本建成第一座中型水库——香山水库。1963~l96年,建成小型水库22座.塘堰建设亦有发展。1965年冬,石城区人民全力以赴建成石壁水库(中型)。1966年,转入大办机械提灌和水轮泵建设。这段时期的水利建设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

第三阶段(1967~1978年),以兴建青山水库为中心,大、中、小并举,由单一治水转向治水办电。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1967年开始集中全县主要力量,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一座具有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等多功能的、效益显著的大型水利工程——青山水库。省水利厅厅长漆少川称这座水库是崇阳县的“武钢”。

青山水库建成后,又转向中小型水库建设。1971~l973年春,全县建成小型水库30座·1974~1977年,沙坪、苏塘两区建成台山、杨林桥两座中型水库。1978年大旱之后,在水利死角区建小型水库9座。同时,大、中、小型水库干渠配套工程日臻完善,发挥了灌溉工程的效益。1972年青山水库建成后,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小水电列为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78年,全县建成小水电站13座,装机26台、8383千瓦。1978年抗旱用电304.1万度,保证了农业丰收。地方电力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

1974~1978年,平畈地区结合改港平整土地,进行田间渠网化建设;陆水库区,兴筑围垸,建排涝泵站;丘阜地区,伐石垒埂,建造“海绵田、海绵地”。当时的场景,堪称历史的壮丽一幕。

第四阶段(1979~1985年),主要是整险加固,配套挖潜,巩同和扩大现有工程效益,加强经营管理。这期间,护砌了台山水库溢洪道和杨林桥水库大坝,对蟹形、石塘、青梅冲等20余处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配套,恢复了青山河、台山港等水毁工程,建成天城、河坪两处小水电站。同时,在山区打井建池,在平畈改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与饮水卫生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队伍不断壮大。至1985年,水利机构有崇阳县水利局、崇阳县青山水电管理局。下设l2个股室和26个二级单位,职工621人。技术力量有较大加强,科技水平有很大提高,可承担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自经济体制改革和贯彻国务院提出的“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方针以来,全

县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局属企业,在巩固和发展现有效益的同时,积极利用工程保护范围

内的水土资源及技术、设备潜力,开展农、林、牧、副、渔、工、商、旅游等行业的综合经营.由单一管理型逐步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推行了以承包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把职工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水利系统总产值达471.78万元。

崇阳水利建设成绩巨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段时间,急于求成,部分工程未作好前期工作,采取“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忽视了工程质量,致使少数工程报废。有的工程尾工大.病库、险库尚多。5座大、中型水库都是二、三类;94座小型水库中,三、四类占30%。新改河港质量较差,行洪断面小,未达到设计标准。渠道渗漏严重,配套不全,水量利用率只有50%左右。有些渠道淤积严重。供水里程缩短。灌溉面积减少。有的村组转而用建机站提水来弥补。工程管理跟不上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需要,水费未能按要求计收。水利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小水电站装机只占水力蕴藏量的30%。尚有6个山区乡没有水库,望天收农田还有2.9万亩,渍害田尚有5.4万亩,水土流失面积比1956年扩大59%。

鉴于上述情况,本县今后的水利水电建设,必须全力抓好现有水利工程的除险、配套,提高工程标准,搞好经营管理和水费计收,发挥综合效益。必须继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勤俭办水利,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水利资源,择优兴建一批(金塘、神口水库等)蓄水工程,进一步增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还要理顺小水电的管理体制,继续兴办山区小水电。要采取有效措施,改造各类低产田。还要化大力气搞好丘陵区的水士保持工作,要继续抓紧解决农村的人畜饮水困难。

崇阳的水利事业,前人作过不懈的努力,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艰巨、更光荣的任务激励着后来者。

(下限1985年)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