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邮箱登录|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

《荆门市水利志》概述(1989年版)

时间:2008-01-17 12:41  |  来源:厅宣传中心

荆门市是湖北省省辖市,位于江汉平原西北部、荆山山脉尾端,东临汉江、西屏漳水、南滨长湖、北与宜城接壤。总面积4412平方公里。

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5%。偏观寺山峰,海拔673米,是全市最高点。山区盛产木材,是荆门市主要林区。中部为丘陵岗地,占全市面积的60%。主产稻麦,是荆门市粮食主要产地。东南部是滨湖平原,占全市面积的15%。长湖底部最低高程27.2米,是全市最低点。湖区主产棉花、油料,是荆门市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全境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决定了全境水利工程建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荆门地质构造复杂,土壤多样。山地为灰页岩,多断层,有溶洞,并有大量泉眼涌现。土壤硗薄,多砂砾石;滨湖平原为冲积土层,多为砂壤土;丘陵为砂质粘土岩,多为黄白色水稻土。地质构造和土壤的复杂性使荆门的水利工程技术要求更高。

荆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东南部16.3℃,西北部13.3℃,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东南部3.8℃,西北部仅l.4 c,极端最低气温-14~-15.2℃;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东南部28.4℃,西北部25.2℃,极端最高气温40℃,年均无霜期261天,年均日照时数2008小时,从热量条件来说,较适宜农作物的生产。荆门年均相对湿度74.4%,年均蒸发量1837.3毫米,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两倍。年均降水日数,南部124天,北部97天。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总雨量57.5%(以荆门站为准,下同)。日最大降水量233.7毫米(1956年7月8日)。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3倍,个别地区年内最大月降雨量达全年总量的41.7%。降水量的不稳定,是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荆门市境范围内水系发达,溪河纵横。过境河流有汉江、漳河。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条。境内河流(汉江、漳河除外)干流总长度974.5公里,大都发源于市境内西北山区,流向东南,源短流急,易涨易落;常年有水,大旱断流。河流下游现有大小湖泊23个,水面20.5万亩,沿汉江、长湖一带呈弧形分布,以长湖最大,借粮湖次之。全市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10.46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量1015立方米/年,只有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50.7%;一般干旱年径流总量7.41亿立方米;特旱年径流总量只有4.5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虽达6亿立方米,但90%分布在东南平原湖区,开采代价高,仅西北山丘区部分泉水可供利用。水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24万千瓦,多集中在山丘区河流上中游,由于降雨不均,可供开发利用的不多。水资源总的表现为时空分布不均,这就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修建大、中、小型蓄、引、提水工程对地表径流进行时空上的再分配,才能较充分地利用水利资源。

荆门农业生产主要受干旱威胁。建国前,山区雨暴多洪。水土流失,丘陵区田高河低,堰小垱淤,历史上常常出现全市性百日以上的干旱现象。据史料统计,自公元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到1949年的968年间,共出现大旱61年次;滨湖平原地势低洼,一遇洪泛,堤溃垸决,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故历史上素有“瘠邑”之称。但是,荆门人民为求生存,与水旱灾害展开艰苦的斗争,水利建设仍缓慢地、断续地向前发展。

据史籍记载,早在东晋年间(317-420年),荆门人民就开渠引南泉水(今子陵镇上泉),灌田数千亩,五代后唐高季兴于开平元年(907年),任荆南节度使,随即兴筑沙洋汉江堤防,是为荆门汉江干堤之始。后屡溃屡修,直至明、清,堤防初具规模。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事)彭乘任荆门知军时,新开顺泉,并引蓄蒙、惠泉水为三沼,合流至竹陂河,居民沿程筑坝、建闸、开渠,分引溉田。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汉江小江湖数千业户,自为修筑小江湖堤,于十八年(1661年)告成,堤内田亩,藉以保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安陆府马逢皋首在小江湖修建上、下二闸,排泄洪涝。咸丰二年(1352年)邓家湖堤建成。五年(1855年)在陡山湾建马良排水闸,咸丰九年(1859年)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仙居河干流上,创建了黄豹闸、赵家闸两座灰土过水坝,溉田六千余亩,历经洪水考验,完好无缺,延用至今。民国时期,对沙洋汉江干堤及民堤均时有维修。

历史上荆门农田水利的发展数量与效益,尚无全面性的可靠资料查考。据建国初期调查统计,1949年全市仅有小型堰、垱8万6千多处,其中能蓄1一10万立方米的当家堰、垱百余处,蓄、引水能力O.54亿立方米,加上部分泉水,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0万亩,分别占1949年耕地面积179.95万亩的19.4%和11.1%。总之,建国前荆门人民在治水中,付出了长期、辛勤的劳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小有成就。但终因受旧社会制度、生产力及民力所限,投有建成较大的水利工程。沿江滨湖地区,虽较早筑有堤防,然而堤防单薄、质量低下;河道弯曲淤塞,行洪不畅,防洪、排涝能力很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根除干旱洪涝、重整山河,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建国前薄弱的水利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采取“治旱为主、旱洪涝兼治”的原则,团结治水,综台治水,变水害为水利,创水利建设的新纪元。

建国36年来,荆门水利建设,大体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一1957年,水利建设是修复与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湖区筑堤防御外洪。

根据荆门历史遗留下来的54公里的汉江堤防,堤身单薄低矮,隐患丛生,时虞溃决和境内连年南涝北旱的实际状况。从1950年开始,对沙洋汉江干堤进行加培、翻筑、填塘,邓家湖、小江湖堤垸也于同期进行加培、堵口。至1957年,合计完成土石方755.4万立方米,占这一时期水利建设总土石方2188.8万立方米的34.5%。同时,在沿江滨湖地区,开挖排水沟,兴修排水涵闸,使湖区防洪、排水系统初步得到改善。山丘区根据“花钱少、受益大、收效快”的原则修整堰垱,量力兴建了小型水库28座,拦河滚水坝1处。1955年冬,试建抽水机站,1956年开始在山区重点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在农田水利工程兴建中,由于熏视调查研究,狠抓工程质量,按基建程序办事,注意干部、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做到枢纽和渠系工程在一个冬春同时建成,当年施工,当年受益。

第二阶段是1958-1966年,主要是建漳河水库。

从1958年开始,在上级党政领导下,在邻县协同作战下,连续大干8年,兴建了总库容20 35亿立方米的漳河水库枢纽和渠系工程,初步形成了漳河水库荆门灌区,为改变荆门的干旱面貌,奠定了基础。水库建成以来,对改善荆门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工农业发展,保证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等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这一时期还修建了象河中型水库和21座小型水库,以及一批抽水机站,荆门人民在漳河水库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指标定的过高,资金不足,施工条件差,致使漳河水库枢纽渠系工程和部分中小型水库配套不全,遗留尾工大。

第三阶段是1967-1976年,完善漳河水库部分干渠配套工程,修建中小型水库。

漳河水库建成之初,一部分地区因过份依赖漳河水库,导致小型水利失修,出现毁堰造田的现象严重。1972年大早147天,全市粮食产量只有6.12亿斤,比1970年减产2.34亿斤,从而使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虽有漳河大水库,但仍不能摆脱大旱威胁,农田水利并没有过关,必须对全市人民进行再动员、再组织,再掀起一个兴修水利的高潮。至1976年,短短四年间,就修建了中型水库12座,小型水库129座,并兴建了一系列涵闸,完善了漳河水库部分干渠以上渠系配套工程。促进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1976年全市粮食产量上升到11.82亿斤。

在此期间,有的工程强调争时间,抢速度,采取了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规划设计不周,审批不严,盲目上马兴工,以致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第四阶段是1977-1979年,主要是扩大水源,兴建电灌站。

为了进一步解决漳河水源不足和满足高岗死角农田需水的要求,开辟新水源向汉江、长湖要水,大搞电力提灌站的建设,兴建了以大碑湾、拾桥、风景寺、程山等为主体的泵站群,装机由1976年的58台9595千瓦增到249台41700千瓦,提水流量由1976年的17.9秒立方米增到97.7秒立方米,发挥了电力提水的优势,扩大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但程山泵站因基建资金压缩而停建,风景寺一、二级泵站虽建成,也因引水渠经过马良农场和钟祥地境,会商未果,迄今未能开挖受益。

第五阶段为1980年后,对已有工程除险保安,配套挖潜,巩固发展,提高效率,进行一系列改革工作。

根据“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方针和“转轨变型,全面服务”的改革方向,把水利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明显转变:由重点抓工程兴建向加强工程管理,维修配套、发挥现有工程效益转变;由建设上不注重经济效益向讲究实效、尊重科学转变;由灌溉管理上的“喝大锅水”向计划用水、按方收费和承包责任制转变;由单一为农业生产服务向综合经营、全面服务转变,水利管理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

1980年至1985年,全市水利系统综合经营总产值为2222.78万元,创收利润167万元。1985年总产值达611.1l万元,获利润51.31万元,在1980年的基础上产值增2.46倍,利润增3.84倍,全市水利综合经营开始走向正轨。

建国三十多年来,荆门水利建设持续前进,成绩卓越,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截至1985年,全市水利建设共投资12412.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954.22万元,群众自筹7458.42万元。以1995年全市水田123.67万亩计算,亩均投入100.37元。全市农民参加各项水利建设累计劳动力318.9万个,完成标工35125万个,土石方35616.4万立方米,浆砌石44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7.63万立方米(投资和完成工程量均不含漳河水库枢纽及总干、二干、四干渠系),全市水利设施已拥有8179.12万元的固定资产。据1985年底统计,全市已建成大小水利、水电工程54714处,其中:大型水库1处,中型水库14处,小(一)型水库72处,小(二)型水库140处;塘堰54087处;河坝32处;水轮泵站1处;单机30千瓦以上的电力提灌站217处。装机318台,52058千瓦;单机40千瓦以上的电力排水站34处,装机64台,6505千瓦;35千伏以上的变电站25座,容量13.02万千伏安;受益农田500亩以上的排灌涵闸65处,农村小水电站19处,装机40台,3883千瓦。还有沿汉江,长湖、西荆河、桥河等8处堤防工程,堤长共131.4公里。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漳河水库为后盾,中小型水库和电力灌溉站为骨干,小型堰、垱为基础,大、中、小相结合,蓄、引、提相配合的灌溉供水体系;以堤防抗御外洪和水库拦蓄抗御山洪的防洪体系;以沿江滨湖涵闸、泵站为主的排涝体系。

上述三大水利体系的有机结合,已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促进荆门市经济振翅腾飞,摘掉了旧志书上描述的“荆门瘠邑”的帽子,使之成为全国50个商品粮市、县基地之一。现有灌溉设施,多年平均提供的有效总水量为10.2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92%.大早年,保收面积10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9%。1981年连续无雨142天.是荆门大旱年。由于水利工程设施充分发挥了作用,粮食总产达12.45亿斤。1961年也是荆门大旱年,干旱118天,因水利设施少,粮食总产仅1.61亿斤。1985年全市在册耕地面积152.05万亩,虽比1949年减步27.9万亩,但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11.94亿斤,提供商品粮10亿多斤;汉江沙洋干堤可以抗御1964年型大洪水,保护着两市(荆门、沙市)四县(江陵、监利、潜江、洪湖)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洪标准,由建国初期三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如汉江分洪25亿立方米时,可达百年一遇标准。平原湖区易涝面积41万亩,治理了26万亩,占63%。除涝标准,基本达到了十年一遇的一日暴雨三日排完的能力。1983年是建国后荆门的罕见洪涝年,汉江发生大洪水,沙洋水位44.50米,长湖水位33.33米,都是建国以来的最高水位,滨湖地区洪、涝成灾一月之久,全市有30.3万人,51.9万亩农田受灾。由于邓、小两湖破堤蓄洪,确保了汉江下游两岸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当年,全市粮食总产仍达到14.14亿斤。1964年荆门典型洪涝年,但水利设施较差,粮食总产只6.78亿斤。

此外,全市水利工程还为工矿企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年供水量约O.5亿立方米;在边远山区兴建小型工程25处,为7.2万人,1.28万头牲畜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全市水能资源开发量占理论储量34 2%。建国36年来累计发电2067.6万度,1985年小水电发电量283万度,约占全市农村用电量5%;水利建设,带动了水产事业发展,市境内现有总水域约79万亩,可养水面32.2万亩,除漳河水库,长湖、沙洋农场经营的水面,由各该管理单位养殖外,市属养殖水面23万亩,其中塘堰7.2l万亩,湖泊3.3万亩,中小型水库7.06万亩,港渠0.64万亩,鱼池4.79万亩,全市成鱼产量1949年164万斤,1980年460万斤,到1985年上升到2265万斤,平均单产98.5斤;水利结合灭螺1.55万亩,占应灭面积9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9万亩,占流失面积90%;结合兴修水利,新辟公路86公里,简易公路110公里,新辟深水航道88公里。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全市水利机构由1951年成立县水利局时仅配备5人,到1985年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446人。其中局机关56人,局下辖单位616人,镇乡水利管理站及其所属工程管理单位人员774人。技术力量有较大加强,科技水平有很大提商.全市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全由自己勘测、设计,自己施工。

三十多年来,荆门人民在自己的大地上,含辛茹苦描绘出一卷色彩绚丽的水利建设历史画卷,创立了前所未有的水利环境。但也应看到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利条件的局限,水利建设的发展尚不平衡。西北山区缺少大中型骨干工程,抗旱能力较低;中部丘陵,有漳河大型水库和众多的中、小型水库,电力提灌站,水利条件较好。平原期区,防洪、排涝设施较为完善,因受江、河水位上涨的影响,80年代初期,四年三水、洪、涝频临,灾害回升。就全市而言,现有蓄、引、提水工程,多年平均提供的毛水量为10.2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到田净水量为7.22亿立方米,按1985年全市水田123.67万亩,平均亩得水量为584立方米,据全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平水年,余水0.486亿立方米,全市工农业和其它各部门需水都可满足,干旱年,缺水1.11亿立方米,特早年缺水3.38亿立方米,仅农业灌溉尚缺少1.85亿立方米,有20%农田不能保收。

突出存在的具体问题还有:汉江邓家湖、小江湖分蓄洪区安全工程建设,才刚刚起步,今后的任务还很重,山丘区尚有13万亩死角农田,没有较大的灌溉设施,抗旱能力较低,干旱季节,个别地方还有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平原湖区尚有15万亩易涝低产田亟待改造;漳河渠系配套不全,影响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部分中小型水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隐患,未达到部颁防洪安全标准;电力排灌站有些设备老化,耗能高,损坏失修,效率衰减,长期带病运行;工程上的管理人员,科技水平低,亟待提高。纵观全局,荆门市近期水利工作还十分艰巨,仍须坚持“转轨变型、全面服务”的改革方向,按照经济规律,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以防洪保安、配套挖潜为主攻方向,既要提高现有工程的效益,又要根据全市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可能,兴办一些必要的工程,使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望来来,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荆门市的工业不断发展,人口增加,水质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将影响到荆门人民生活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建设造就和更加完善美好的水利环境。

(下限1985年)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