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邮箱登录|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水利业务>调查研究

思想破冰开启新征程 踔厉奋发再创新辉煌

时间:2023-01-09 17:39  |  来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水利局局长

思想破冰开启新征程  踔厉奋发再创新辉煌

——赴浙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水利局局长 向启波

2022年11月19日至25日,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组织市水利系统干部,赴浙江参加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浙江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多名专家学者授课,先后到浙江安吉、西溪湿地公园、水利博物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这一周的学习考察,不仅是一次豁然贯通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醍醐灌顶的醒脑之旅,既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更学到了可贵的精神。看浙江、想五峰,关键是要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认真鉴别、合理吸收,做到因地制宜、为我所用。

一、水美浙江是我们最崇敬的学习标杆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对浙江发展作出“八八战略”、生态省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发源,河湖长制在这里启航,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浙江方案”已上升为国家决策。学习考察中,浙江水利人思想解放之深、水工程建管层次之高、水环境面貌变化之快,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浙”里水环境清净优美。浙江是江南水乡,省域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有钱塘江、甬江等八大水系,单位面积产水量位列全国第四。特别是山区,大多地处钱塘江、瓯江等八大水系源头,Ⅰ类水质河湖比比皆是。比如:温州濒临东海,水网密布,坐拥江河湖海,兼得山川秀美。以清丽水乡为气质的湖州,不仅是“两山”重要思想诞生地,更是全国地级市中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第一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之一。2003年以来,浙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高位推进“八八战略”,创新打造“绿色浙江”生态省,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实现全域全程全面治水,治出了水美岸绿的新面貌。这一系列举措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先行探索,指引浙江成功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浙”里水保障健康有序。2013年10月,受台风“菲特”及强降雨影响,造成交通瘫痪、断水断电,83万人受灾。“菲特”之痛后,浙江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浙江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5年投入1600亿元推进116个项目。2020年,率先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建设,投资2000亿元筑牢沿海生命线、风景线、幸福线。2022年,浙江吹响“大干水利、大干民生”号角,全力推进主要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八大流域干堤达标率由不到50%提高至90%,成功防御了“利奇马”“烟花”“梅花”等台风和2017年、2020年钱塘江流域梅雨洪水,新安江水库成功实施历史上首次9孔泄洪。千岛湖配水工程通水运行,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钦寸水库、朱溪水库、开化水库等一批“水缸”陆续建设,浙江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超95%,城乡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超85%,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同质饮水。“浙”里水管理力度强劲。从新安江千岛湖起步,浙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共有52对、51个市县签订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实现浙江八大水系主要干流全覆盖。浙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水污染问题亮剑,倒逼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一批高污染化工企业、畜禽养殖场实现转产转业。严把招商项目环境准入关,坚决防止高污染项目落地。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生态环保综合执法监督,办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处罚金额、因环境污染犯罪刑事拘留人数等指标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浙江III类以上水质断面比 2014 年上升 29.1%;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提前 3 年实现消劣目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基本全覆盖,水体黑、臭等感官污染基本消除。“浙”里水经济蓬勃发展。创新推进“两山”理论转化,创建“两山”生态银行,生态资源整合包装实现自由交易,成功盘活乡村生态资源、释放生态红利。推行生态补偿机制,下游出资、上游出力,共同推进水污染治理,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浙江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具潜力的城乡绿色发展增长极。在开化,马金溪打造“百里黄金海岸”,培育农家乐500余家,撬动社会资本总投资80多亿元参与发展绿色产业;在德清,十字港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正在书写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生活,带动首个全省现代水利示范区落户洛舍漾畔,推动文旅新业态生根发展。“浙”里水文化底蕴深厚。浙江从8000多年前的跨湖桥文化和其后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开始,浙江治水文化不断得到演进和升华,形成了博大精深、绵延不绝的水文化底蕴。钱王射潮,贺循凿西兴运河,白居易、苏轼筑白堤、苏堤,茅以升设计建设钱塘江大桥,以及近年来防台御潮的千里标准海塘、防洪减灾的千里江堤、百城防洪工程等等,每一项治水工程都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凝成了伟大的治水精神,凝练了“浙水安澜”核心水利精神品牌,水生态资源、水工程与浙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如嘉兴南湖发展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西湖民间传说故事成为全国人民传颂的经典,大运河沿河建设文化公园、历史街区,千年大运河与现代城市完美融合。

二、科学发展是我们最根本的实践路径

浙江“五水共治”展现出的先进理念、发展气魄、改革力度,让我们深受启发鞭策。一是治水必须坚持“任任相继,薪火相传”。纵观浙江“五水共治”,其治水之功就在于历届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八八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同时,浙江“五水共治”有完整的战略设计和措施配套,有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作战图,生态治水工作步步为营、步步深入,环环相扣、一贯到底,做到积小胜为大胜直至全胜。二是治水必须坚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五水共治”是浙江贯彻“人民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的生动体现。浙江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切中时弊。通过生态治水倒逼发展理念转变,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倒逼生活方式改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品质的追求,顺应民意。三是治水必须坚持“抓住本质,整体施策”。浙江始终坚持水岸同治、城乡共治,聚焦工业和农业转型,对污染企业釜底抽薪,对落后产能猛药去疴,协同推进治水与治城治乡同治,推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项目转型升级,既“腾笼”又“换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双提高。四是治水必须坚持“切中要害,统筹兼顾”。浙江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统筹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指成拳,统筹兼顾,破解了“九龙治水”难题。“五水共治”既抓住主要矛盾,又解决次要矛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和力量。五是治水必须坚持“全民参与,共治共保”。浙江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作用、主导作用,强化社会各界的治水认识、治水责任,发挥社会组织、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以及工青妇的作用,动员志愿者参与治水,引导企业承担生态治水社会责任,形成了“全民参与,共治共保”全面治水的良好氛围。

三、问题藩篱是我们最紧要的工作任务

通过此次学习,我认为五峰发展要突破瓶颈,必须找准自己的短板、解决的问题、克服的难题,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逐个突破,相比之下,还存在如下短板和差距。一是治水观念落后,生态理念缺位。对比浙江,五峰在水生态治理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治水理念落后、规划实施水平低、综合效益不显著等方面,水利建设在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五峰治水主要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对生态治理理解不够深入,例如河道治理方面,治理目标以防洪为主、景观为辅,在城镇河段开展水景观、人行步道及亲水平台建设,城镇河道以外,采取河道清淤、护岸护坡、防冲措施,工程痕迹较重,对生态治理方面研究不足。系统治理方面还存在短板,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象,重点治理河道、山洪沟,对小微水体关注较少,且工程功能单一,除防洪以外,综合效益不高,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结合不够。二是规划水平较低,执行力度不强。一方面,水利规划在专业能力、人才队伍、技术支撑方面与浙江差距巨大,而实施水生态治理需要进行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我县专业人才少,难以开展相关工作;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聘请的技术团队力量薄弱,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规划落实,受规划前瞻性不足,资金、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多数规划项目难以落地实施,规划的指导作用被削弱,约束性不强。三是缺乏建设资金,金融工具运用不足。一方面,五峰财政收入低,水利建设主要靠上级资金补助,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上级考核要求、任务目标,投向指定领域,难以实施综合性的治水措施;另一方面,在金融工具运用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水利项目公益性强、收益水平低,长期以来,我县对金融支持水利项目建设认识不足,习惯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水利项目融资起步较晚。四是水文化发掘、保护力度不够。水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力度不够,未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水利工程、水利设施设备开展调查,未纳入文物保护范围,部分设施由于无人管理,自然损毁严重,或因不符合现行管理规定被拆除;水文化传播力度不够,未对水利建设历史、水利故事等开展系统性收集整编,多数内容记载在书籍、资料中,或者在老一辈水利人口中相传,难以进入公众视野。

四、深学笃行是我们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五峰将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洗好脑、装好脑、用好脑,坚定不移走好生态发展之路,以水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服务大提质、效率大提升、环境大优化。一是把准系统治理主方向。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六字”治水思路,深刻领会流域综合治理涵义,真正把学习贯彻成果转化为增强过硬本领上来,提升到系统抓水利、全面抓水利的部署上来。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确定我县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总任务、总保障,确保在多重约束条件下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系统做好治山理水、美城靓水、显山露水文章,为五峰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夯实水利支撑。二是坚持生态治水主基调。加快水生态治理研究,邀请水生态治理领域专家、专业技术团队,为五峰水利发展把脉,探索生态发展路径,全面完善水利发展规划,逐步建立水岸统筹、流域同步、城乡协调生态治理机制。抓好水生态治理项目谋划储备,做深做实水生态治理项目前期勘察设计,落实审批工作,并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以及其他相关行业规划充分对接 。将生态理念融入水资源管理、水旱灾害防御,供水保障、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中,扎实做好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四水共治”工作。三是强化生态项目主抓手。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政策,抓住水生态治理项目试点机会,争取将五峰水生态治理项目纳入市级、省级项目库。密切关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动态,加大债券资金申报力度,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争取已通过审核的专债足额到位。积极研究金融支持水利发展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与银行、社会资本主动对接开展深度合作,“两手发力”推动项目落地。四是激活水利惠民主动能。始终把农村供水保障作为头等大事,精心谋划制定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系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突出稳定水源建设,将水源改造、管网延伸、净化处理等城乡供水项目纳入重要项目实施范围,大力推进高海拔地区骨干水源工程、集镇水厂改扩建工程、规模化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支撑性、保障性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工程,强化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五是唱响文化兴水主题曲。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全面掌握水文化资源现状,深入挖掘水文化底蕴,做好水文化与水利工程的结合,积极申报水利风景区。大力推行水情教育,全面开展水利常识、水利法规、水工程、水文化、水科技宣传普及,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水利惠民生促发展成果,营造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氛围。加快水利文学作品创作,举办水利相关研讨、摄影、展览等活动,传播水利声音、讲好水利故事,传承发扬水利精神,进一步增进水文化影响力。六是打造干事创业主力军。坚持从思想源头入手,向培养管理延伸,全面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持续锻造严、紧、硬、实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精心、精准、精通、精致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工作目标,树牢“以实干论英雄”“以业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让比学赶超、务实重干在水利部门蔚然成风。

 已阅 0  打印   关闭